信息查询:
| 会员登录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人人贷”大卖场前叫卖 12%年化收益率能否兑现?
2012-09-03 来源:上海商报 浏览次数:1514
    8月的一个周末,上海虹口区一个大卖场的电梯拐角处,两位年轻人正向推着购物车的人群散发推广专页。这是一幅常见的画面,但不寻常的是,这两位年轻人推销的不是柴米油盐等日用品,而是一种被称为"人人贷"的理财产品。

  5万元的门槛,最高12%的年收益率……这样的条件确实比银行理财产品要诱人许多,难怪有不少停下脚步,很认真地研究起这张单页来。

  不过,事实真有这么诱人吗?

  人人贷的前世今生

  在这家大卖场推销人人贷的是一家名为积家财富的公司。当商报记者走进积家财富的店面,发现前来咨询、购买的投资者络绎不绝,生意还算不错。

  "人人贷"是金融创新不是非法集资,但投资者购买前需详细了解产品风险

  一位工作人员极力向记者推荐一款名为"积贵"的人人贷产品。她说,现在股市、基金一买就亏,信托产品门槛太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较低,投资者找不到好的投资品种,钱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所以不少人会来买一些他们的人人贷产品。

  商报记者粗略一看发现,该理财产品的门槛仅为5万元,一年的年化收益率最多可以高达12%,如此低门槛高收益的投资确实可以令不少投资者怦然心动。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人人贷起源于英国。2005年3月,公认的人人贷鼻祖Zopa成立,打着"摈弃银行,每个人都有更好的交易"的口号,为网站会员提供相互借贷的平台,借贷利率完全由会员自主商定,Zopa负责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估,这也是最原始的P2P借贷平台模式。

  所谓P2P(Peer to Peer),简单而言,就是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

  其中,中介机构负责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并收取账户管理费和服务费等收入。在国内,这种操作模式依据的是《合同法》,其实就是一种民间借贷方式,理论上说,只要贷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就不算违法。

  2007年,人人贷进入中国市场,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家家以此为主营业务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国内"人人贷"的第一波浪潮爆发于2007年至2008年11月,新一轮货币紧缩政策助推了民间借贷的繁荣,第一批"人人贷"平台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2009年底,"人人贷"进入第二波发展高潮。2010年1月以来,央行先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开始飙升,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逐渐繁荣,"人人贷"平台也开始进入第三波发展浪潮。

  随着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人人贷"已从单纯的个人对个人的信贷中介平台发展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业务也从个人借贷发展到理财、信托等多种综合业务。

  到现在,国内的人人贷产品已数不胜数。一些"人人贷"理财产品的门槛低至1万元,年化收益率却可以达到8%以上,还有一些门槛稍高的"人人贷"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更是在12%左右,门槛在5万-10万元不等。宜信、积家财富、红岭创投等数千家等公司都在发行类似的"人人贷"理财产品。

    低门槛 高收益

  "12%的年化收益率,门槛才5万元。"在积家财富公司的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伯拿着已经签好协议的10万元合同单美滋滋地告诉商报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理财博览会上看到了"人人贷"这个高收益低门槛的投资品种,就前来咨询并买了一些。老伯乐呵呵地说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拿到1.2万元的收益啦。"

  商报记者也以投资者身份的从积家财富方面了解到,该公司目前有两款"人人贷"产品。一款产品名为"积聚",是一种每月返息的理财产品,预期年会收益可以达到11%;另一款产品叫作"积贵",投资期间为3-12个月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8%-12%左右。

  工作人员表示,一旦到了投资者的投资期限,他们公司会将本金以及应得收益自动转回至投资者名下。如果投资者原定投资3个月,到期了还想继续投资的话,也可以续约,公司会按照最终的投资期限来进行收益结算。

  从收益率来看,这两款"人人贷"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远高出银行所代理出售的理财产品,即使与一些信托产品、私募基金的投资收益率相比,"人人贷"产品的收益率也不相上下。而另一个方面,这两款"人人贷"产品的最低门槛均为5万元,远低于私募基金、信托产品等动辄上百万元的投资门槛。

  一位私募方面的人士告诉商报记者:"一般而言,私募产品的投资门槛为300万元、500万元以上,100万元门槛的产品相对较少,30万-50万元投资门槛的产品更是要靠"抢",而且这类低门槛的信托产品需要投资者办一系列的手续,程序比较复杂。"

  正是这种与信托比肩的收益率,加上与银行理财产品看齐的低门槛,"人人贷"得以吸引了像那位老伯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参与。

  我的钱是怎么赚钱的

  不过,和信托公司、银行这类拥有高信用的金融机构相比,销售"人人贷"的公司大多并不知名。那么,他们是怎么让投资者放心的?

  有投资者对商报记者表示:"买这类所谓的理财产品,关键要看是什么公司发行的,拿什么作保证的?不然就是一场空,说不定有去无回,风险太大。"

  商报记者对积家财富的工作人员表示,从未看到过也从未听说过积家财富这家公司。对此,这位积家财富的工作人员让记者放心,她介绍说,他们公司的总部在北京,控股股东是中国联合财富投资有限公司。"因为我们公司平时宣传不多,只在一些大型卖场里设摊位供投资者咨询,所以很多人对我们公司不太熟悉。"

  该积家财富工作人员告诉商报记者,投资者如果有投资意向的话,可以与积家财富签署相关协议,并将资金通过银行存入制定的理财账户。积家财富则会将投资者的资金放贷给一些匹配的借贷人,并在确定借贷人之后将所有借贷人的信息告诉投资者。

  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份资料,资料显示有一位投资人与积家财富签署了20万元的一年期协议,而这位投资者人所出的20万元资金倍分散借给了20位借款人。借款人信息上显示了借款人的身份证、姓名、借款总额、向投资人所借部分的金额、所借资金的用途以及还款时间等。

  积家财富工作人员称,借款人基本都是个人小额贷款,与银行对公贷款有着较大的差异。"每位借贷人的贷款上限为30万元,贷款人需提供央行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以及单位出具的6个月工资证明等资料,贷款年利率为14%左右。目前,我们公司的贷款人所贷资金主要用于购车、消费、买奢侈品、出国旅游、就医等方面。"

  不过,还是有投资者对这种解释不太放心: "身份证可以造假,工资证明更可以造假。" "如果一家公司急于从中牟利,那么对待贷款人的审核肯定不会非常严格的,如此一来,风险就会逐渐地滋生。"

    还有投资者认为,出国旅游、买奢侈品都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以14%的利率借钱用于这几个方面,难以令人置信。这些"人人贷"机构给出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未必真实,审核信息也可能掺假。

  即使已经买了"人人贷"的投资者,心里也似乎并不踏实。一位刚刚买了10万元一年期"积贵"产品的投资者告诉商报记者,购买"人人贷"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在股市不好,基金也基本都是亏的,银行的利率也越来越低,自己的资金量也不是很大,不知道往哪里投资。"

  "有一次我在理财博览会上看到了"人人贷"这类产品,就过来了解一下并投资了一些。"这位投资者对商报记者表示:"这类产品也只能自己先稍微买一些尝试一下,不敢多投钱,更不敢介绍给朋友投资,万一出了风险,那就是害别人了。"

  ◇业内观点

  是创新但需重视风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人贷"的风险在于万一经济形势有变,坏债将引发大规模违约,风险难以掌控。尤其是考虑到这样一个现实,"人人贷"是一个草根生长、无人监管的行业。

  在2011年之前,这个行业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直到2011年8月,银监会办公厅的一份通知第一次为其"命名",这份通知的名称是《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

  这份通知不是发给"人人贷"公司的,因为银监会并没有把其列入自己的监管范围,而是发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通知称,人人贷中介服务存在影响宏观调控效果、易演变为非法金融机构、业务风险难控等七大问题和风险,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务必建立与人人贷中介公司之间的"防火墙"。

  对于这份通知,商务部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扶贫处处长、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表示,银监会的文件并未要对"人人贷"(P2P)进行监管,只是一个风险提示。因此,"人人贷"无人监管的局面仍然延续。

  "既然没有监管部门,P2P就和其他未获得法律地位或未被监管的金融活动和机构一样,都属于民间金融范畴。"白澄宇说。

  白澄宇强调,P2P信贷平台是一种金融创新,满足了金融市场的需要,应该加以鼓励。但是,所有金融创新都存在风险,也应该对风险给予重视。

  至于具体怎么控制风险、防范风险,这是一个难题。即使是银行,即使有抵押物的贷款,也无法杜绝一定比例坏账的发生,而银行的常规应对则是提取风险拨备。

  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人人贷"公司也在采取一些类似的措施,比如设立一定额度的风险基金,当发生坏账时,公司将先行赔付给借款人,之后由公司去追偿。

  不过,一旦发生还贷危机,社会经济有所变动引发较多的违约时,风险基金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出手购买"人人贷"产品之前,风险应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