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查询:
| 会员登录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政策面利好民间金融 小贷公司或成“阳光化”试点舞台
2012-03-12 来源:经济导报 浏览次数:1415
    "吴英案"事发,让公众对民间金融前景的关注度愈发高涨。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全国"两会"公布的信息中,已经有多项议案提案涉及民间金融发展问题。而同期,最高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连续发布政策文件,对民间金融活动做出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体现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各方关注和需求下,民间金融今年或迎来更广泛的优惠政策,获得发展的良机。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周广生等专家均向导报记者表示,民间金融大有可为。

  不过,专家们也表示,由于对民间金融活动的立法、监管工作尚不健全,民间金融前进的步伐迈得不会太大。"发展时间较长、模式较为健全的小贷(小额贷款)公司很可能是突破口,其"只贷不存"的约束可能会有条件地放开,成为发展民间金融的试点舞台。"

  政策铺路民间金融

  去年全国工商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民营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中,民企和家族企业在过去3年中,有近62.3%是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的。

  "民间融资有着积极作用,其借款的便利性和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有利于解决个人与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4日,周广生对导报记者表示,随着去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爆发,民间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补充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近段时间国家决策层面在民间金融领域的诸多动作,都在暗示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或迎来政策面的大力支持。

  比如,主管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2月24日至25日在河南省主持召开中小金融机构座谈会时就明确表示,要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发展和完善"草根金融"。

  就在此前的2月20日,最高法发布《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的通知提及,要"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维护合法有序的民间借贷关系";21日,最高法又发布《关于人民法院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强调需"依法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

  不久前国务院敦促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之后,相关部门和企业表示将采取措施为民间投资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