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在此背景下,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于2月10日在线举办了疫情对小贷行业影响分析研讨会。
会议就疫情对经济和金融的宏观影响,以及对小贷行业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讨论。参会者分析了小贷机构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希望获得的政策支持,还就如何作好疫情期间信贷管理工作和机构下一步的业务调整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上,小贷机构相关负责人谈到一些现实问题,如:一、在无法开展新业务的情况下,仍须支付融资所产生的利息与经营支出等,运营压力大;二、中小微企业、个人受疫情影响,间接影响到小贷行业正常的收放贷流程等;三、在疫情情况下,收贷工作遇到一定困难,虽然使用了一些线上或人工智能方式,但效果无法与人工处置相比等。
针对小贷行业从业者所提出的问题,业内专家学者也有针对性地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指出,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大于2003年SARS疫情的。这是源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现在的服务业占比大幅增长了,而服务业补偿性消费很有限,因此疫情会导致服务业部分从业人员的收入下降或遭到解聘,所以服务业复苏速度会很缓慢;二是国际局势与国内经济不同于2003年,那时出口需求大,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三是这次疫情的传染力强,防控力度大;四是春节期间是消费集中期,疫情发生在这时影响更为明显。
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白澄宇认为,此次疫灾加速了互联网经济的渗透,让大众更加接受和习惯在线服务模式,与此同时这也促使了不少新需求的产生。在此情况下,小贷行业也应加大对于在线服务模式的创新。此外,关于金融机构合法合规的代理模式,目前也在研究当中,希望未来可以帮助更多企业衔接起线上与线下业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联盟副理事长孙同全则从"三农"角度分析,他预计此次疫情可能会对农民务工影响较大,部分农民工可能更倾向于一段时间内在家乡附近创业就业,而不是到大中型城市务工,这将会使得农村的生产经营性贷款需求有所增加。此外,各类小额信贷机构共享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可能产生更广泛的需求,以帮助他们降低成本,当然这也要求对农村的数字金融教育进一步加强。
此外,与会者也纷纷表达了对战胜此次疫情有十足的信心,并认为我国经济金融具有韧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发展,能够抵御这次疫情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与会从业机构也表达了,将会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疫情特殊时期业务调整方案,努力度过难关,并希望能够有更多政策惠及到小贷行业,帮助小贷行业从业机构尽快回归正轨,促进小贷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据悉,为响应政府号召避免群体集会情况,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会议模式。下一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将继续通过线上会议等方式为小贷行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