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查询:
| 会员登录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华强:小贷公司不能走“土窑炼钢”之路
2011-12-05 来源:投资者报 浏览次数:1694

  多年前,中国曾经有过荒诞的一幕:把树砍了,把锅砸了,全民大炼钢铁。在那个"以钢为纲"的年代,为了把钢产量搞上去,小土窑炼钢被大力提倡,以至于最后形成一股风气。

  时过境迁,小土窑炼钢的做法自然是早就不复存在,但这种思维,却难以完全根除。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日益引起决策层重视,政策举措频频。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3791家,比2010年年底增加1177家。

 发展小贷公司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做法没有错,问题是现有的政策体制下,小贷公司既有注册资本上限的禁锢,又有50%的融资限额,其本身就"长不大"。而在服务小微企业上,政策性银行不管,商业银行又爱搭不理,各地政府能做的,只能是鼓励开设越来越多的小贷公司。

  小微企业融资难需要缓解,但小贷公司不可能永无止尽地增加数量。与其沿袭"土窑炼钢"的做法,不如打破条条框框,给小贷公司一个正常的成长土壤。小贷公司的服务对象可以是小企业微企业,但其自身却不必被禁锢成长不大的"侏儒"。

  小贷公司长不大

  日前,有传闻称监管层要求信托公司严禁与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对于融资饥渴的小贷公司来说,如果信托融资渠道被堵的话,其放贷能力将锐减。

  数据显示,全国3791家小额贷款公司,截至三季度末的贷款余额为3358.85亿元,每家公司贷款规模平均不到1亿元。

  小贷公司没有金融牌照,算不上是银行;但它做的事情——发放贷款,却与银行无异。金融业务是最讲究规模效应的,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规模,会很难获得效益。

  做生意,最怕的没有客户没有市场。但对于小贷公司而言,恰恰相反。那么多小微企业嗷嗷待哺,客户需求旺盛,关键是自己"粮草"不足。

  银监会和央行2008年5月开闸小额贷款公司时就明确指出,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限定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且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目前,3791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实收资本总计为2800多亿元,这意味着,理论上其最多能发放贷款4200亿元。像西藏,仅有的一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0.5亿元,目前贷款余额0.73亿元,其放贷业务几乎就快停滞。

  对此,有人会建议增加注册资本。但这也很难行得通。

  其一,小贷公司试点意见要求,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不是谁愿意拿出更多钱就行的;其二,不少地方的实施细则里,都有对注册资本的上限规定,比如河南、四川、辽宁等省,均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上限不得超过2亿元。

  对于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试点意见里有下限要求,这是防范风险的需要,容易理解,但在不少地区,偏偏又弄出个最高限额,何以如此,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政策上对于小贷公司,似乎就是不容长大。

  补血机制路难通

  当前小贷公司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问题,融资瓶颈显然是最关键因素。如何补血,很多人都发表过不少高见,但仔细分析,这些路径往往都是死胡同。

  小贷公司的补血机制,呼吁最多的是放宽其向银行的融资比例。目前规定是50%,浙江11月6日出台的扶持小额贷款公司新举措,将其拓宽到100%。

  放宽融资比例,对小贷公司的放贷能力会有提高。但这是完全建立在实收资本的基数之上的比例,对资本总量、股东比例的限制不予松动的话,依然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人数分别是50名以下、200名以下。小额贷款公司也遵从这一规定。不过,各地的细则纷纷对股东持股比例做出限制,如最大股东不得超过30%,其他单一股东不得超过10%。再加上总的注册资本的限制,小贷公司实收资本限制颇多。目前国内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上海长宁东虹桥小额贷款公司,其注册资本也不过5亿元。依靠放宽融资比例为其补血,功效也不会有多大。

  还有人提出上资本市场融资,即IPO。IPO最基本的公司三年存续期,大多数小贷公司都还有待时日,再加上漫长的上市辅导期,擅于"短平快"的小贷公司根本就等不了这么久。

  再就是向村镇银行转型。不过,"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关政策规定,显然是大多数小贷公司目前的大股东难以接受的条件。

  当前,决策层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高度关注,小贷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个不容忽略的客观事实是,小贷公司发展瓶颈犹存,举步维艰。

  决策层有必要给其松绑、解困、补血。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厘清各地细则中对注册资本的上限规定,以及单一股东占比的限制,使小额贷款公司从体制上有成长的空间;二是放宽融资渠道与比例限制,给小贷公司一个在货币市场自由融资的合法身份。

  温州中小企业主出现"跑路潮"以后,当地应对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该市计划在现有30家的基础上,3年内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达120家。需要决策层警醒的是,一味发展数量,不是出路。小土窑炼钢的历史也不应重演。